
中關村“智聚教育節”科技大會召開,上海復蘭CEO希瑞作主題發言


多位重量級演講嘉賓一起在本屆大會上發表當今教育領域相關主題演講。演講的嘉賓有:北京海淀區副區長陳雙、北京市中關村書記許云、中國教育學會民辦培訓機構管理試驗區辦公室副主任吳海波、好未來總裁白云峰、上海復蘭科技CEO希瑞、乂學教育創始人栗浩洋、教育行業人力資源專家李紅光、鯊魚公園董事長張永琪、網易有道CEO周楓、朗播網創始人杜昶旭、CC英語創始人楊建嬉、北京四中網校校長黃向偉、桃李資本創始合伙人張愛志、海風教育創始人兼CEO鄭文丞、喜馬拉雅FM副總裁李海波、德魯克管理學院執行院長楊順波、原馬云湖畔大學課程設計師大山……

上海復蘭科技CEO希瑞女士發表《在線教育風起云涌,學生“終端管控”勢在必行!》的主題分享,以下是演講全文:
“大家好,感謝校長邦的汪義庭先生的邀請。今天,我為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在線教育風起云涌,學生“終端管控”勢在必行!
在座很多老朋友都知道,上海“復蘭”的“復”字,代表“復旦大學”,很高興今天作為復旦系的創業企業代表,能與大家聊聊天。
首先,我想聊一聊當今社會很多人都逃避不了的一個詞,一種狀態,它叫“焦慮”。就好比你站在香港街頭,面對擁擠不堪的高樓,任性的指示牌,那種感覺。向左拐,害怕失去了創業豪情的高大上,向右拐,卻無法享受朝九晚五的安全感。而前方,還有個懸在頭頂的大警告,叫做:“別讓你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然而,人生是一場旅途,不經過焦慮,無法體會歲月靜好的安寧。作為教培行業的校長,你可能在焦慮:“教育培訓辦學路上,應該制造怎樣的優質內容?應該以何種形式,把制造好的教育內容,送給學生和家長?各類教育培訓規范的加強,是否會影響到招生呢?”
作為家長們,可能在焦慮:“別的孩子都參加了課外學習,我的孩子落后了怎么辦?在線教育內容良莠不齊、夾雜游戲,如何能夠甄別?工作那么忙,時間有限,為何在家里小區附近沒有一個輔導班呢?”
而咱們公立學校的校長,可能在焦慮:“今年我們學校能考幾個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教師這么辛苦,待遇能否提升呢?手機游戲真是萬惡之源,無孔不入,怎樣才能拯救我們的孩子呀?”
當然,如果你聽過自家孩子的小嘀咕,孩子要在焦慮:“每天都必須學習、學習、學習,何時是個頭呢?”
當然,不要忘了,作為教育主管機關、教育領導,他們有更大的焦慮。“如何培養教育出更加有創新力的下一代?增加國家的整體實力?作為教育的指揮棒,如何推進新高考改革,給到孩子們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中國27萬所中小學校、2000萬人民教師,2億學生,如何做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中國3000萬留守兒童(父母雙方都在外務工),已經成為手機游戲的重災區,如何來保衛孩子、救救孩子?”
五年前,創業初期,我也很焦慮:“如何才能抓住用戶的心理、挖掘出剛性、高頻需求?如何打造一款直擊人心的標準化產品?在通往用戶使用的途中,如何掌握住游戲規則?”
幸運的是,無論你多么焦慮,美麗的大自然和鳥語花香,始終是我們的最親密的朋友和幫助我們度過焦慮的最好的伙伴。我曾經思索過很久,我們的用戶,我們的學生,他們究竟在哪里?最后我發現,孩子們都坐在公立學校的校園里,圍墻內,孩子們最好的青春時光都是在學校里。如果我們堅定了信念,要將最好的服務和產品送給孩子們,那我們一定要沖破學校圍墻,走到校園之內。無論這個圍墻有多難,我們一定要走進去。
于是,5年里,我們的團隊走遍了中國成千上萬的K-12公立學校,尋找探索服務的路徑。而我自己本人,也是用雙足踏遍了幾百所校園。我去過最豪華高大上的校園,也去過最讓人心酸的校舍。這張圖片里的校園,是一個山村學校,全校共5個學校,1個老師兼校長,當我踏進這個學校,老師把所有孩子叫進來和我聊天,冬天的寒風吹進來讓人瑟瑟發抖,我就在思考,這里的孩子,他們最需要什么?如果說科技能夠改變教育,他們需要的又是什么樣的科技呢?
科技在不斷促使我們的校園升級。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幾千年來校園的歷史變遷軌跡:在校園的1.0時代,農耕文明時代,知識短缺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教育是傳道,學習是求學。學校2.0時代---工業文明時代適應工業革命時代的勞動者需求,知識爆炸式增長,教學走向大眾化。學校3.0時代,也就是后工業時代、后現代主義時代,海量的信息和知識,信息對稱,以個性和創新為時代標志,學校概念越發模糊化,概念將發生顛覆,角色邊界不清,跨界成為新常態。根據統計數據,2016年,國家財政對于智慧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經費達到2500億,2017年,國家財政對于智慧校園教育信息化建設經費突破3000億。如何在教育信息化的大潮中行進?你需要掌握很多專屬知識。包括:行業展會峰會、項目申報、預算申請、方案論證、招標參數論證、投標策略、部署實施、培訓落地、項目驗收、回款、售后服務。
當信息化高速公路的硬件鋪設好之后,軟件平臺運營如同行駛的車輛,就成了核心要素。而軟件平臺應用,又主要分為四大方面:“管理平臺、教學平臺、優質資源,和管控機制”。
首先我們來談談“管控”。為什么要談“管控”?為什么青少年的在線教育必須管控?這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維度來分析。從主觀來講,孩子們還沒有到18歲。18歲成人擁有了自我約束的能力,而青少年的自控力是沒有發育完善的,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為孩子們創造一個綠色的互聯網環境。而從客觀上來講,過去的環境相對單純,孩子的身邊信息基本可以確保安全,而今天互聯網信息爆炸,網絡上充斥著良莠不齊的圖片視頻,這個時候如果我們直接將孩子扔到網上,不加以管控,這何嘗不是一種傷害。尤其是手機游戲,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問題!當你踏入地鐵,可能看到小學生、中學生全程低頭玩手游。進入餐館,可能看到的是老板和老板娘忙著做生意,4歲的兒子拿著智能手機玩王者榮耀,眼睛快貼到手機屏幕了,聚精會神的沉浸在聲光電的刺激力,對身邊的一切都毫無感知。當你回到家鄉,可能見到孩子們一邊玩王者榮耀一邊興奮地討論著游戲裝備,眼睛里沒有親人,沒有其他快樂可言。
在中華大地上,每天有多少棟大樓平地而起,夜里就有多少留守兒童的眼淚在孤獨地流下。中國3000萬的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網絡游戲、王者榮耀的重災區。平日里父母關愛的缺失,祖輩的溺愛,娛樂設施的缺乏,與游戲中的刺激生活形成鮮明的對比。于是,我們看到的留守兒童的情形就變成了:吃飯,睡覺,手機不離手。晚上玩手機到深夜,第二天在教室里睡覺。把書挖空,手機放里面,上課玩。早晨5點出門,7點半到校,中途到移動營業廳,政府或醫院等地蹭wifi玩游戲。上課沒病裝病,請假看病去蹭wifi玩游戲。
把目光拉回到身邊。驚詫地發現,社會上知識結構越高的家庭,越對孩子嚴加管教,嚴禁觸碰網絡游戲。因為他們深刻地認知這個社會的運轉邏輯,更深知網絡游戲的可怕之處。而在中國的學校里,老師們對孩子們手機玩游戲痛心疾首。河南南陽華龍高中的校長更是組織了一場用錘子砸手機用水桶淹手機的活動,以警醒孩子和家長們,真正能意識到如同洪水猛獸般的游戲危害。是的,如果你是成年人,已經有了一定的世界觀價值觀,網游可能無法完全侵害你?墒,我們面對的是未成年的孩子,是中國的未來啊,社會的棟梁、明天的太陽啊。當這群孩子整日沉浸在網絡游戲里,只學會了血腥、暴力,被聲光電的刺激扭曲了身心、摧毀了意志,也將是整個社會的災難。
學生手機“管控”,也是個世界性難題。手機上各類應用軟件,收到各類不良信息侵入,影響身心健康;上課時電話、短信鈴聲干擾課堂紀律;手機上各類應用軟件,收到各類不良信息侵入,影響孩子身心健康.....世界各國對于手機在校園的管理,也是深受其苦。在英國,伊頓要求睡前交手機。多數英國學校都不同意讓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著名的伊頓公學更是要求學生在晚上回宿舍睡覺之前交出手機,平板等,以免在社交網絡上流連忘返影響睡眠。在韓國,學校配備手機存放柜。晨會上交手機,放學時歸還,這是在大部分韓國中小學似乎是一項“鐵律”。并且很多學校還會專門配備手機存放柜。防止孩子們沉迷于游戲娛樂。而在德國,多年來,智能手機在德國學校飽受爭議。但隨著德國當地一款“學生專用智能機”的發明創造,德國學校也逐漸把這種專用機整合到教育中去,并發揮其優勢。
最近幾年,上海復蘭研發中心耗巨資專注于研發出“家校兩級管控”的學生定制手機,融合了“在線學習、智慧校園和超級管控”。系統級別管控,學生無法接觸任何游戲;所有預裝的手機app,全部經過學校的正式許可,及學科教研組的推薦;校本資源、優質課件預先植入學生手機;AI互動小課堂,隨時隨地發起課堂,隨時隨地互動答題;各類教育學習APP預裝推送......
可以非常自豪地講,智慧校園“學生管控手機”,是21世紀最有情懷的教育發明。當我們的管控手機來到學校,家長們熱情的雙眼和期待的目光,已經足以回報我們曾經付出的一切努力和汗水。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經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必須要有合適的終端,來推動教育理念更新、模式變革、體系重構,成功打通智慧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而手機的形態,可以突破時空限制,真正促進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泛在式學習環境,能夠幫助學校和教育主管機關采集數據、挖掘興趣、支持精準教學、豐富教研,打造出真正的學習型社會。
希望有一天,孩子們喜歡出門玩耍,喜歡在陽光下賽跑,看到親人會開懷地大笑?萍即髷祿䲡r代,打造干凈的入口保護孩子,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在線教育風起云涌,學生手機“管控”勢在必行。”

上海復蘭科技立足于中國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地上海地區,是國內出色的K-12教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企業,公司擁有的多項Education Intelligence 教育智能算法專利,及知識圖譜、智能標簽、學習行為分析、教學策略分析等大量數據模型,和運用于高中3+3走班教學運營及管理的先進并行算法Magic Cube,為中國中小學智慧校園邁向新紀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