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通李廷偉:技術發展源自應用創新
一項技術的出現取決與當前科技的發展水平,而一項技術的存活、發展則取決于能否在其基礎上創造真正實用,抓住市場需求的創新應用。
物聯網及可穿戴市場正是如此。盡管智能可穿戴設備近來被國內的幾家企業炒的火熱,各種產品紛至沓來,但是我們依舊很難見到一些真正不可或缺的產品。 物聯網 的情況也如出一轍,產品實用性差,市場缺乏規范。
近日, 博通 大中國區總裁、全球銷售高級副總裁 李廷偉 博士則表示,技術發展源自應用創新。目前聯網已不再是技術難點,如何創造出殺手級應用,才是市場可以更快速發展并被人所熟知的關鍵所在。
一、 物聯網需要切合需求的產品
目前,全球物聯網發展迅速,預計2018年通過無線連接的設備市場規模能夠達到98億,收入達9100億美元。到2020年達到300億。
物聯網用途廣泛,遍及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智能城市、智能農業、智能醫療、智能環保等多個領域。
這些領域,為當前為數眾多的大眾小型企業創造了大量擴展市場的機會。無論是村田的傳感器,還是博通的通信芯片,還是ARM的處理器,都推出了大量基于物聯網應用的產品,好一番百花齊放的場景。
但是目前沒有一家廠商能夠推出真正占領市場的產品。
“目前物聯網的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出現真正能夠領導市場的企業。但是相信在未來的幾年中會出現,可能是現在的企業也可能是一家新興的企業!崩钔ゲ┦空J為,“物聯網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好的機遇,現在就看誰能把握住市場的脈搏了!
一如當年的晶體管與集成電路一般,雖然肖克利發明了晶體管,但是由于沒有把握住趨勢,推出適應市場的產品,而被時代的滾滾洪流所淹沒。而飛兆等后來的半導體公司,卻能夠存活下來。
技術實際上都是以消費為基礎的。路由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都是技術引導的,推動其迅速發展起來的是消費者的用戶體驗與選擇。因此,物聯網、可穿戴設備的發展,一定要與市場相結合,或者滿足消費者的切實需求之類的。
二、智能可穿戴設備需要創新應用
功耗一直是智能可穿戴設備所要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不過隨著處理器功耗的不斷降低以及電池技術尤其是石墨烯電池的研發使用,這些都不在是主要問題。
如何利用可穿戴設備來提供服務,為消費者提供哪些功能,才是最主要的。
現在的可穿戴設備,智能手環,智能戒指還是智能眼鏡,都沒有達到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程度。提供功能也僅限于運動,醫療等基礎功能,這些并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很多功能其他的設備也能提供,而且用戶體驗更好。
根據李廷偉博士的觀點來說,目前的技術已經遠遠能夠支撐起可穿戴設備的發展。
博通作為Wi-Fi和藍牙的領導者,在可穿戴方面,專門設計了WiFi smart和Bluetooth smart平臺——博通僅僅提供解決方案以及開發平臺,并不涉及產品的開發。
作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關鍵技術之一,通信芯片一直都是關注的熱點。一款不能夠聯網的可穿戴設備,恐怕也不能稱之為“智能”吧。
與我們過去使用的WiFi傳輸遠,覆蓋范圍廣的要求不同?纱┐髟O備一般作為智能手機的附屬設備存在,因此網絡傳輸的距離不是很遠,數據流量也不是很大。
網絡傳輸僅僅只是智能可穿戴設備的一個方面,因此李廷偉表示,“在這場科技浪潮中,博通扮演的是一個技術促進者而非領導者的決角色!
三、汽車電子需要緊密合作
中國已經變成了最大的汽車生產制造國,今年生產了1,900多萬臺,超過美國和日本。
隨著特斯拉進入中國,互聯網汽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會越來越為消費者所關注。
在汽車朝著車聯網和無人駕駛的方向發展的過程中,汽車需要芯片來收集和處理各種各樣的信息。
博通采用的新的以太網技術,使汽車的重量可以減輕30%,成本可以降低80%,處理運算的速度可以增加4到5倍,達到100M/每秒。這為汽車的自動化提供了非常大的可能。
“我們這樣的設計方案,在下一代的BMW、GM、現代汽車中都已經采用,所以我相信博通與中國的汽車工業會有更加緊密的合作!崩钔ケ硎。
博通的汽車以太網解決方案,可以把中國的汽車非?斓耐葡蛑悄芑,在成本節約,傳輸處理的能力加強方面幫助中國的本土企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另外李廷偉博士還表示:“博通一直把中國作為一個重點市場來發展,希望變成中國市場最強有力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舉例來說,在有線領域我們通過與廣電合作推動了C-DOCSIS標準制定,數據中心方面,我們則積極支持中國的阿里、百度等大型互聯網企業數據中心的建設,根據這些企業的對數據中心的需求,來推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我們還愿意和政府、運營商、標準組織緊密合作,包括和中國的大學、科學院、地方政府建立博通創新中心來支持中國的創新!